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40年前的今天,无锡人胡福明作为主要作者的一篇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引起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良好基础。
▲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上世纪70年代胡福明与《光明日报》编辑王强华于北京
40年后的此时,当年南大哲学系的青年教师,已是满头白发。在南京寓所,胡福明面对前来探访的一批批媒体,说的最多的还是“解放思想”。他坚信,实践出真知永不过时,思想解放的探索永无止境。
思想解放,
使我们冲破重重障碍
“听”报,是这位83岁老人的每日功课。
读报的工作由家人负责,上月底读到了这一段:“全省党委中心组举行学习会,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思想进行学习交流,并对全省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进行动员部署。省委书记娄勤俭主持并讲话,强调要动员全省上下兴起思想大解放的热潮,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领发展的高质量,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而不懈奋斗。”
“十九大最动人的一个词就是‘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任务、新要求、新战略,讲得很透彻,都使人耳目一新。江苏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领发展的高质量,这就是践行新时代新思想、落实新时代新要求。”
胡福明说,改革开放四十年,江苏有一些重要的经验做法,值得好好总结发扬。他举例,乡镇企业的发展、开发区的设立、民营企业的发展等等,思想的解放使我们冲破重重障碍,释放了社会创造的活力,“这些经验做法,归根到底,靠的是解放思想。过去是这样,未来发展还是要靠解放思想。”
“继续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再出发,既要总结经验,也要找出不足、补齐短板。”虽然已退休多年,但依然关心时事。他说,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实现高质量发展,都需要我们发扬新时代“四千四万”等江苏精神,更大力度解放思想,找准问题、认识差距,寻找到突破性举措。
乡音浓重,
期待无锡更展“太湖美”
乡音,是这位无锡人给人以最直接的印象。
离开无锡多年,乡音依旧浓重,每年总要回无锡几次。爱读历史的胡福明对无锡的人文历史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从泰伯奔吴创造吴文化,无锡民族工商业崛起、乡镇企业大发展等说起,“无锡是一个敢于解放思想,善于创新发展的地方。”
解放思想无止境,创新也无止境。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