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和长安是历代都城的所在地,为什么宋代

全文共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在河南省,历史上有许多古都,其中开封和洛阳最为著名,安阳次之。纵观中国古代数千年的发展历程,有不少国家都将首都设在洛阳、长安。

众所周知,宋朝建国之初,可以随意的将首都迁往洛阳,可是宋太祖却依然义无反顾的呆在了开封。

一、开封定都的历史背景

在中国古代,中原王朝就被周围的游牧民族所威胁,尤其是契丹人建国以后,更是将目光投向了中原。在这种情况下,中原王朝也就只能将自己的都城设在了北方。

成都和南京,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地方,但却不太适合王朝的稳定发展。现在,只有长安和洛阳。刘邦建国时,长安是他的都城。

不过,由于洛阳位于汉代的中心地带,刘邦在建都之后,就住在了洛阳,以便于指挥军队。不过,与长安相比,洛阳的规模要小得多,最终,他还是决定返回长安。

刘邦在位的时候,先后八次迁往洛阳,到了东汉,他的都城就设在了洛阳。实际上,自汉代至唐代,历代帝王的都城都是在长安和洛阳之间。

隋炀帝继位后,修建了一条由江南至开封的大运河。运河的开通,使开封一带的洛阳地区有了大量的粮食。长安虽然依旧是京城,但实际上,大部分的时候,皇帝都居住在洛阳。

这是因为,从洛阳到长安,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陆路,这对人力和财力都有很大的影响。武则天在唐代时,将首都设于洛阳。

可是到了中后期,这条运河的水源就干涸了,再也无法从水路运送食物了。因此,洛阳“都城地位”逐渐降低。

二、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公元年,赵匡胤率领军队,在陈桥发生叛乱,攻克开封,并在这里建立了宋朝。宋朝建国之初,社会并不稳定,人心也不稳,赵匡胤必须尽快的建立自己的都城,稳固自己的统治。

而他选择在开封定居,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安抚周朝旧部,维持宋国的安定。而开封地区,因为战争的原因,并没有被破坏。

更何况,赵匡胤根本没有余力再建一座新的都城,所以开封是他的第一选择。

此外,据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开封地区的商贸十分发达,仅有数十个种类的工艺品,足以满足人民的日常需要。

而开封城里,数百间商铺,七十余间酒楼,数十间杂货铺,还有数十种不同的杂货铺,宋代更是废除了“夜禁”,以丰富民众的夜生活,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后来开封也有了集市,吸引了很多商人的注意,商人们也越来越多,这也给开封城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要知道,无论是在古代封建社会,还是在近代,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都离不开“经济”这个词。同时,开封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宋代社会的平稳发展。

三、交通与军事的关系

开封境内有黄河、淮河等水系,开封市区占地多亩,交通十分便利。

而且,开封城的陆路交通十分方便,连接了好几个城市,可以说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的方便。宋太祖赵匡胤在开国之初就从前朝的覆灭中汲取了经验。

开封附近的几个城市都有大批的精兵,但由于以乡兵为补充,造成了“强干弱枝”。开封城也有大量的兵力,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防御基地。

而开封的水路交通和陆路交通的便捷,也为宋军的军事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开封的种种有利条件,既能保证将军、士兵的粮食供应,也能抵御周围的游牧部落的侵袭。这种方式既巩固了宋代的君权,又有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四、备选方案的废止

事实上,早在赵匡胤开国之初,他就没有把开封作为首都。赵匡胤在年曾建议将首都迁往长安或洛阳。

但在唐代后期的战乱中,长安一带也遭受了战乱。短暂的休整之后,长安再次陷入了战乱之中。到了年,唐昭宗被迫迁都洛阳,长安的百姓也被逼着搬到了洛阳城。

长安的土地和开封的土地相比,实在是太过贫瘠了,交通和水路运输都十分不便,所以赵匡胤才会将首都定在了开封。

长安城、洛阳城,是很多朝代的第一选择。然而,由于长安和洛阳地域狭小、水路运输不便等原因,宋代在交通便利、商业繁荣的开封设立了宋朝都城。

参考文献:《宋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anf.com/cajg/131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