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新能源汽车非常的火爆,其中一款车型被称为纯电汽车的销售冠军,就是五菱旗下的红光迷你。
看到销售异常火爆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长安汽车也开始把自己的一些车型通过改进,转行成了新能源汽车,而长安奔奔E-Star就是销售非常好的一款新能源汽车,也被很多人认为是能赶超宏光迷你的新型纯电汽车。
但是,新能源汽车实际在生产制造上非常考验车企的管控系统,而新能源汽车要想卖个好价钱,必须在配件上非常严格的控制着价格的主动权。要不然就会直接影响到销售,毕竟谁也不想花大价钱买一辆电动车。
而长安在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制造上显然是遇到了麻烦,由于生产原材料的价格的持续上涨,也让新车的制造成本大大的增加。导致了长安直接在今年的7月份停止了订单的接收。这也导致很多网友说长安生产的这款奔奔E-Star在未来要停产,因为这款车型根本就没有利润。虽然已经不再接受新的订单,但是对于已经订购的车主们来说还是会保证交付的。
实际上,长安在上市一年的时间里已经3次停止接收奔奔E-Star的订单了。这一现象也是能反映出我们在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上还是存在很多不足的。
首先就是配件,在配件价格上涨的时候,车企也是承受了非常大的生产和销售的压力,确实没有利润的话,车企也是不会继续生产和销售。而一个完整的汽车生产链出现这样的情况是非常不应该的,这也是我们目前新能源汽车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因为主动权根本就不在自己手里。
由于原材料的价格问题,即使是特斯拉这样的大车企也没有非常大的优势,光从原材料这一点来看,由于需要外部的采购,这样就直接拉长了生产链,从而降低了抵抗风险的能力。
只有建造自己的生产线,才能保证原材料的供应和价格。这样才能降低新能源汽车的实际售价,毕竟现在在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还是非常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