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灯笼高高挂,西安年来了

早安,坊友们~今天是年1月23日,星期三,农历腊月十八,西安晴,气温-4-8℃,空气质量指数(AQI),轻度污染。

“不得不说,我大西安的年味做的确实很棒,马路上各种各样的红灯笼,有传统的,有中国结的,尤其是前面这个,真圆,我X,红灯,过了,这情况我能申诉不?”这是坊叔的一位领导在朋友圈发的一段经历。

随着春节的临近,西安市各主干道两旁高悬的大红灯笼烘托着新年的喜庆气氛。继西安城墙、永兴坊、大雁塔地铁站钢琴阶梯等“网红”地之后,处处张灯结彩的永宁门最近也成了许多游客在西安夜间拍照打卡的“网红”地。

在西安不懈努力下,“西安年·最中国”系列活动的效果越来越明显,西安的“网红”地方越来越多,年味儿越来越浓。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了一些对此活动的吐槽和不满,比如人潮拥挤、交通管制、噪音扰民等。

年的“西安年·最中国”能否超越去年?如何脱胎换骨?

在西安过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的一位朋友本来想春节期间去北京玩,但她转念一想,北京一到春节很可能会成为“空城”,远远没有西安热闹,就改变了这个主意。

在回民街尝小吃、在古城墙逛灯会、在大明宫看社火、在永兴坊喝摔碗酒、在兵马俑品历史、在钟楼赏夜景……西安的春节很热闹,不仅是本地人这么认为,也因为“西安年·最中国”系列活动的宣传推广,而成为其他地方的人们所熟知的一件事情。

在西安过春节具体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的第一体验是人多,人气旺。我至今还记得年元宵节那天晚上西安到处都是人,部分路段交通管制,只能步行的场景,当时感觉空地上都是人。与其说人看景,不如说是人看人。甚至有人用“人满为患”来形容西安大街上的人,虽然用词有点犀利,但一点也不过份。

据统计,年春节期间,西安市共接待游客.49万人次,同比增长66.56%,创历史新高。旅游收入.15亿元人民币也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08%。

第二个体验是景致独特,靓丽大气。几乎所有游客对西安最深的印象,是这里的景点很有历史感,西安本身就是一座古城,古城墙四处可见,再加上大雁塔、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永宁门等古建筑和人造历史景观,庄重又壮观。

西安的大街上、天桥上、路边的树上悬挂的大红灯笼、中国结,高楼大厦上的亮化图案,在晚上把整个西安照得流光溢彩、富丽堂皇,也令所有游客印象深刻。空中无人机灯光秀,“光之语”“福犬”“快乐的投手”等主题光影秀,长街宴、社区文化表演还让游客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感受到西安的现代感和时尚。

浓浓年味儿背后的努力

西安年的春节声名远扬,非一朝一夕之功。其出色成绩源于三点:

时间长,范围广。“西安年·最中国”系列文化活动,历时24天,以国家级文化示范区曲江新区为龙头,以西安城区为中心,覆盖西安全区域,开展了18类项庆典礼仪、民俗文化、民风特色的活动。

创意足,很时尚。春节本来隆重传统,略显保守,而且城市里又不让放鞭炮,很难营造热闹喜庆的氛围。不过西安将历史文化、年俗文化(大拜年、社火、芯子、龙舞、狮舞、庙会等)、喜庆文化等,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

比如社火、高跷、旱船等民俗表演,西安城墙点亮万盏花灯,大型主题花灯“瑞犬啸月”,永兴坊“非遗”美食,大唐不夜城、现代唐人街上“盛世长安”“龙吟九州”等花车巡游,大明宫里裸眼3D千姿百态,还有灯光秀、无人机秀等高科技手段将传统和时尚揉到一起,赋予传统节日现代魅力。

重视推广,借助抖音、媒体大力宣传。年11月17日至18日,在杭州举行的首届中国城市品牌杭州高峰论坛上,“西安年·最中国”活动、抖音传播入选中国城市品牌传播经典案例。“西安年·最中国”活动借助抖音平台,通过抖音达人深度体验、抖音版城市短片等形式对西安进行全方位的包装推广。

媒体的宣传和西安官员主动推广也功不可没。年春节期间,《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等中央及地方媒体报道“西安年·最中国”活动余次,累计阅读和点击量超过1.8亿次;Facebook等国际知名社交网站发布“西安年·最中国”活动盛况,更是引发了海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网友的热议。

在年的“西安年·最中国”活动中,西安市专门联合全国11个城市,在西安点亮全城的同时,北京、上海等城市也点亮城市标志性建筑,为西安造势,令“西安年·最中国”这一口号深得人心。

此外,西安市旅发委还成立专人小分队,先后赴厦门、广州、北京、天津、上海、苏州、成都、贵阳8个城市开展主题推介,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13个主要客源市场和高铁开通城市的主流媒体上进行整版宣传。

如一条宣传语所说,“西安年·最中国”:没来特想来!来了不想走!来了还想来!年春节即将来临,今年的“西安年·最中国”系列活动能否再现和超越去年火热辉煌的状态?

“西安年·最中国”活动已经拉开帷幕,将历时66天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看看今年西安做了哪些工作。

早在去年年底,“西安年·最中国”活动就已经拉开帷幕。从年12月31日开始,至年3月6日,“西安年·最中国”历时66天,将围绕“最特色、最年味、最民俗、最文化、最科技、最时尚”等方面,精心推出项活动,对西安优秀传统文化和城市新形象进行全方位展示。

宣传推介已陆续展开。

1月7日开始,连续四天通过西安晚报、华商报、三秦都市报、陕西日报、各界导报、中国旅游报等发布了“西安年·最中国”主题产品广告。

1月13日至18日,西安市旅发委组织西咸新区、曲江新区、汉城湖、诗经里小鎮、乐华城、崇文塔、永兴坊赴北京、太原、石家庄等三市成功举办“西安最中国来了还想来”——“西安年·最中国”旅游主题推介会。

从目前的宣传和进展来看,“西安年·最中国”活动阵仗更大,花样更多。

比如:1月28日,西安城墙新春灯会将与南京秦淮灯会共同点亮,“西安年·最中国”丝路城市春晚举行;2月5日—2月19日,“丝路风情”文化、文物展示活动开展;过年期间,大唐西市春节文化庙会、“西安年·最中国”白鹿仓大庙会、“百兽迎春,金猪拱门”第七届福满长安新春庙会等活动相继举行。

还有各种巡游、嘉年华活动、科技魅力大体验活动、美食大荟萃活动也将“纷至沓来”。经过年的“试验”和“锤炼”,西安举办起“西安年·最中国”活动来驾轻就熟,无论是从活动策划、宣传推介还是活动举办方面都更加有经验了。

不过,在为“西安年·最中国”活动叫好的同时,坊叔也希望西安在将“西安年·最中国”活动做精的基础上,还要在“做细”上多下点功夫。比如有坊友反映西安春节期间经常实行交通管制,但没有做好通知工作;交通秩序有待改善;活动噪音扰民等。市民和外来游客理解支持大西安的热情好客,也希望大西安对他们多一些体贴。

“西安年·最中国过年一定来来了还想来”,“来西安过中国年”,西安将再次向你绽放其盛世美颜!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新闻茶点

1.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小区配套幼儿园,不得办成营利园。

2.去年陕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陕西20条新政加快发展“三个经济”,支持西安国际港务区建海铁与公铁联运基地。

4.总人口将突破万,西安户籍业务再推新举措,39项户籍业务推行“全城通办”。

5.咸阳发现75座战国秦墓,铸有巴蜀式符号的兵器,佐证列国交流频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anf.com/cals/83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