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UNI首款轿车曝光,低趴造型配电动尾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好专科 http://www.znlvye.com/

8月11日,长安汽车发布了UNI首款轿车的公示图,新车命名为UNI-V。

图片发布当天,立刻引起网络热议,有不少网友评论:“造型炸了!太酷了”“瞄准思域打”“中国的性能车来了!”

这确实是一件值得让人兴奋的事情,自汽车工业诞生以来,极致性能就一直是这个行业的最高追求,也一直驱动着这个行业的进步。

UNI-V的出现,好比是苏炳添闯进田径男子米决赛,既让人自豪也让人好奇,这款车到底有什么能耐?敢在强手面前抢肉吃。

UNI-V绝不是样子货

UNI-V饱受称赞之余,也有网友发出疑问:会不会只是样子货?

这确实会让人思绪万千,毕竟在此之前,中国车企推出的轿车很少定位高性能的,多以家用为主。

不过,作为深入一线的产业观察者,经验告诉我,单从外型设计就感受到这款车很不简单。

区别于一般家用车,UNI-V和很多拉力赛车一样,采用了“短前悬、长轴距、大轮距”的设计,让四个车轮都尽可能地靠近车身的四个角落。这种设计,在业内有个专有名词,叫“四轮四角”。

这个好处当然不止是好看,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更好开。车身前后悬越长,剧烈驾驶时的推头、甩尾就会越严重,相反,前后悬越短,重量越向重心集中,就越不容易失控。四轮被分布在四角上,在操控层面也易把控车头的行驶轨迹。

而如此低矮车身,不仅让整辆车看上去更加低趴,更加动感,还能有效降低车辆的重心。重心一低,车辆在过弯时,横向力臂也会大大降低,操控极限则大为提高。

重心越低、四个车轮越向外扩张,操控性就越好,卡丁车是个很好的例子。

据官方表示,UNI-V的长宽高达到了**mm,轴距长达mm,在高宽比上,做到0.78,比思域都还要低趴。轴长比为0.59,预示着新车也为用户保留了宽适的用车空间。

此外,UNI首款轿车还搭载了18寸运动轮毂,让整车看上去更具动感,力量感倍增。而同级独有的电动尾翼,更是将新车的格调再次拉高,营造出无法掩饰的高级感。

“地表最强1.5T”发动机助攻

UNI-V最显著的优势还在于蓝鲸动力发动机。

判断一款发动机牛不牛,最直接的就是看这台发动机的参数。

编辑了解到,UNI-V将搭载新一代蓝鲸NE1.5T高压直喷发动机,目前该发动机的参数已公开,最大功率kW、最大扭矩Nm。

在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领域,我们公认做的比较好的有大众EA、本田L15B8、宝马B38A15C和福特GTDIQ75。它们搭载的车型也全都以性能标榜,例如速腾、思域、1系和福克斯,都是我们熟悉的“小钢炮”。

对以上数据进行对比,我们发现,蓝鲸NE1.5T高压直喷发动机升功率能达到92kW/L,这可是相当高的水平,本田L15B8和福特GTDIQ75也略逊一筹。而在升扭矩上,蓝鲸NE1.5T高压直喷发动机更是无人能敌,比第二名的速腾还要多出21.43Nm。

不仅如此,蓝鲸NE1.5T高压直喷发动机峰值扭矩在转的时候就能爆发出来,能与宝马B38A15C相媲美。

什么概念?

不仅追上了世界主流水平,还是大幅度领先,可以说蓝鲸NE1.5T高压直喷发动机是“地表最强1.5T”。

为什么强调发动机的动力数据呢?因为动力是最值钱的配置,亦是判定车企技术实力高低的首要参考。

搭载同样配置不同发动机的车型,价格相差是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的例子有很多。

比如,丰田凯美瑞,2.5L豪华版比2.0L豪华版贵2万元,最大功率相差23kW。

再比如,大众迈腾,TSI尊贵型比TSI尊贵型贵1.5万元,最大功率相差25kW。

如果是豪华车,或者本来就追求性能的车型,为了获得更高的动力,要付出的代价就更大。

所以,同等价位下,优先考虑动力强悍的车型。

蓝鲸NE1.5T高压直喷发动机已如此强劲,接下来UNI-V很可能会搭载动力更强的2.0T发动机。光是想想,就觉得很炸裂。

方舟架构技术背书

从消费者的角度,要判断一辆车好坏,看动力是否强劲就行了。对于业内人士来说,还得看平台。

去年11月14日,长安汽车在央视财经频道发布“长安·长安——长安汽车品牌日”活动。活动中,长安汽车首次对外展示了方舟架构。

而据了解,UNI-V是方舟架构下的首款轿车。

目前方舟架构的具体相关信息须等官方公布,但从丰田TNGA、吉利CMA架构的共通性可知,架构化造车集成度更高、可靠性更强,不但能有效缩短造车周期,快速形成规模效应,还能在保证一致性的前提下,显著提升产品的多样化,拓宽产品维度。

对消费者来说,就是能以更低的成本买到技术更好、品质更优、稳定性更高的汽车产品,在体验上的提升是全方位。

{写在最后}

以上三点,只是我从UNI-V图片中解读出的冰山一角信息,但这已能证明UNI-V不是样子货。

长安汽车在此时推出UNI-V可不是偶然,因为近几年,中国品牌汽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制造门槛、设计门槛、品质门槛,乃至于技术研发门槛,都一个个实现了跨越,唯一剩下的只有性能门槛。

那性能门槛能否突破呢?

我对UNI-V充满期待。

李健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anf.com/cajg/129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