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是中国品牌的高光时刻。
与其说是中国品牌,不如说是中国科学技术正在厚积薄发。
从5G技术到量子计算机,世界见证了中国的科技进步;从基建规模到高铁长度,世界见证了中国的速度;从中医到中国武术,世界见证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速度”到“中国质量”,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以质取胜,享誉世界,成为闪亮的国家名片。
如果说汽车行业中,也有一张能代表中国民族工业制造水准的名片,我想,再没有谁比长安汽车更合适。
今年是长安汽车年。12月25日,“长安汽车科技成果展暨长安周年系列活动”正式在重庆开启。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正式宣布成立长安科技公司,并发布了长安氢燃料电池系统、长安智电iDD、长安原力三大新能源动力,以及打造一个世界级中国品牌新目标的一揽子战略规划。
这不仅意味着长安周年活动正式收官,也标志着在新时代下,长安以全面进击的姿态,再次引领。
1
引领,源自于厚积薄发
年,长安生产出第一批小型汽车,开启"军转民"的第一次创业,这对长安后来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年,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不甘于"拿市场换技术"的长安汽车步入第二次创业。这一轮创业为长安汽车夯实了两大根基,一是从商用车转向乘用车,二是积极布局研发体系,踏上自研之路。
年到年,长安汽车迎来第一个"黄金十年"。年,长安系中国品牌销量突破万辆,成为第一家进入"千万辆俱乐部"的中国品牌。
虽然这样的成绩已经足够闪耀,但作为中国汽车头部车企,长安的格局远不止于此。
年,中国汽车行业正处在高速发展、快速转型的前夜;电气化的风,开始吹遍全世界。也正是这一年,长安汽车开始了第三次创业。
在第三次创业中,长安汽车的战略路径十分清晰:坚定不移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坚定不移推进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两大战略落地;形成自主板块四大品牌结构,形成多维度产业布局;以“经营用户”为准则发布五大承诺,持续提升用户满意度;优化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产品,内部管理去除冗余环节等。
这样坚定且正确的路径,也为长安汽车带来了累累硕果。活动上,长安也通过核心技术展区、车型产品展区、未来概念展区、历史文化展区四大展区,展示了长安汽车在诸多方面的成果。
面向未来,电气化转型发展成为重中之重。这也是长安成立长安科技公司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未来十年,长安公司将总投入亿打造长安汽车,同时以长安科技公司为中心,在新汽车科技产业链累计投入超亿元,构建超过0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开发超级整车智能平台,打造智能新体验,布局控制器等科技产业,形成“用户共创、员工共赢、伙伴共建”的全新商业模式,实现千亿级的科技产业规模。
但环顾当下的新能源市场,快充技术迟迟没有迎来革命性的突破,这就意味着纯电车型更适合短途的城市通勤,而既能用电节能环保,又能用油消除里程焦虑的插电混动和增程技术,就成为用户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最合适的选择。
正是基于这样的市场现状和当下的基础设施,长安采用了在现阶段主打增程技术;同时也着眼于纯电与氢燃料储备。这也让长安在新能源这条道路上,拥有了再次引领的潜能。
2
引领,源自于全面超越
何为“原力”?如何理解“原力技术”?
事实上,“原力”不单单是指一项技术,而是集合丰富汽车科技的技术标签。这其中便包含了原力智能增程、原力超集电驱等等。
一连串的数字,就能代表原力技术的核心:“+95%++-30”。
具体可以理解为:超项专利技术、95%行业最高效率电驱总成、km超长续航、-30°C行业首发低温脉冲加热技术……这一系列领先行业的技术加持,构成了“原力”的进阶之道。
我们先来看原力智能增程。这是一套由长安汽车全自研并量产的增程系统。它的核心是一台高效全能增程器,采用“小体积,大功率”的设计,发电机最高效率达到96%,CLTC工况下,可实现1L油发电约3.3度。在馈电状态下,依然低至4.5L/km的油耗。此外,这套增程系统还经历了高寒高温高原全域百万公里验证,在CLTC工况下,纯电里程km,增程模式综合续航里程达到km。
这样的科技含量是什么水准?
环顾当下的新能源车型,问界M5的增程器用1L油发电量约3.2度;同样的,采用同类增程动力但尺寸更大的问界M5的馈电油耗6.4L/km。
除此之外,原力超集电驱更是长安汽车创领行业电驱效率新高度的最新成果。它是纯电驾驶愉悦感的源泉,效率最高可达95%,堪称行业“天花板”。
3
引领,源自“天花板”级别的实力
如何理解这个“天花板”的水准?
举个简单的例子,众所周知,气温零下的北方冬天,是电动车车主一年中最难熬的时间。在低温下,动力电池的性能会大幅降低,不仅会影响车辆性能,充电速度也会明显降低,在用车体验上大打折扣。但有了长安原力超集电驱的加持,这样的情况就会得到根本上的缓解。
主要原因在于它具有高度集成的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充电机、DCDC、DCAC、高压分线盒。较“三合一”电驱系统,重量降低10%、体积降低5%、效率提升4.9%、功率密度提升37%,可以为用户提供酣畅淋漓的动力性体验。
同时,原力超集电驱还采用行业首创的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在-30℃极端环境下,每分钟电池温度提升可达4℃,车辆动力性提升50%,充电时间缩短15%。
这就意味着,长期以来困扰北方新能源车用户的冬季电池问题,被长安以绝对的技术优势一举打破。
更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中国消费者更在意的乘坐舒适性,原力技术也给出了物理和算法两个层面的解决方案。
比如增程器启动时会有声音和振动,这是很多增程车型的通病,但长安原力技术通过在增程器发动机和发电机之间增加扭转减振结构,减少扭矩波动对增程器的振动影响,这就从物理层面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同时在算法层面,原力技术则基于双层软件架构平衡算法设计,一方面通过整车软件控制增程器运行工况,保证增程器工作状态最优,降低NVH;另一方面,在选定的工况下通过优化增程器发动机和发电机软件,保证增程器本体NVH最优。这意味着,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一大痛点,在长安原力技术面前迎刃而解。
更值得一提的是,首款搭载原力技术的车型——长安深蓝SL03已经上市。未来,深蓝全谱系都会搭载原力技术,覆盖轿车、SUV等各细分市场,陆续推出6-7款全新产品。从明年开始,长安深蓝会加快加大产品投放的速度,目标是每半年一款产品的节奏推出。
4
结语
“以开放创新,造世界品牌。”
在长安周年成果展上,朱华荣这样为长安指出了未来的方向。对长安汽车来说周年,既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他说:“中国品牌不是旁观者或跟随者,而是并跑者,甚至是引领者。我相信未来10年将会诞生世界级的中国品牌。”
换言之,唯有创新,才有未来。而长安汽车在新能源技术的全面创新,则像是一个透镜,照亮了这个百年车企的光明未来。
在新能源领域,年的长安汽车已经满“电”出发,驶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