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再迎丰碑,长安系中国品牌车型

北京专治雀斑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98817.html

5月10日,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第万辆汽车下线暨CB20峰会成立仪式在重庆两江新区长安汽车两江工厂正式开幕。活动现场,在来自工信部、重庆市政府的领导以及中汽协、汽车厂商、媒体、用户等各界嘉宾的共同见证下,一辆全新的UNI-K作为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第万辆产品正式下线,宣告长安汽车正式迈入万辆时代,这也意味着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世界性品牌。

万用户的认可就是技术实力的体现

万辆车,也就代表了万个用户的认可和信赖,这并非短时间内“人品爆发”造成的偶然现象,而是来自长时间口碑积淀的必然结果。抛开长安品牌近年的发展史和建国初期所生产的军车不谈,就其年开始生产民用车至今,也历经了37载春秋。如果没有造车技术上的不断精进、产品性能和服务水平上的不断提升,何来长安汽车这37年来的发展壮大,以及万辆新车下线的壮举?

此外,请大家看一组数据,长安汽车从年进入民用汽车领域,到年第万辆中国品牌汽车下线,用了17年;从第万辆到年第0万辆中国品牌汽车交付用户,用了13年;而从0万辆到年第万辆中国品牌汽车下线,长安汽车仅仅用了7年时间,其销量明显呈现出了节节攀高的态势。要知道,近年来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是越来越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夭折或打道回府的品牌也屡见不鲜。而长安汽车却能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销量的稳健提升,究其原因,还是来自长安汽车为国为民、以改善用户生活品质为己任的企业价值观。转化为实际行动方式,就是对技术进步不懈的追求。

自年成立意大利设计中心开启全球研发布局以来,长安汽车始终坚持创新技术引领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的研发实力,在重庆、北京、河北定州、安徽合肥、意大利都灵、日本横滨、英国伯明翰、美国底特律和德国慕尼黑建立“六国九地”各有侧重的全球协同研发格局,更是决定将每年销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发当中。“十一五”至今,长安汽车已累计投入超过1亿元,拥有涵盖振动噪声、碰撞安全、制动性能、底盘试验、驱动系统等16个领域、个实验室,为打造出高品质的产品奠定了基础。

年11月,长安汽车入选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长安汽车工业设计中心入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年9月,长安汽车通过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复核评价。年,长安汽车两江二工厂冲压、焊接车间被认定为年度重庆市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以智能制造理念建成的两江二工厂,通过智能连接、智能传输、智能切换、智能检测柔性生产线,实现多种车型混流、稳定、智能生产,为高质量产品提供制造保障,并呈现整车流光溢彩的卓越工艺品质。焊接自动化率达到90%,较传统工厂生产效率提升20%,产品不良率降低20%,交付周期缩短15%,运营成本降低21%。年6月,长安汽车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年长安汽车被重庆市认定为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与此同时,长安汽车也在服务上做出了与其技术进步相匹配的升级,将“客户服务”打造为天字一号工程,推出了“知音伙伴计划”和“诚信服务五大承诺”,在年度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者满意度调研中名列第一。不得不说,这些都是拜其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价值观所赐,也正因为长安汽车在技术上的不断投入以及服务上的不断进取,使得长安汽车的产品始终走在行业前列,最终赢得了用户和民众的青睐和万辆下线的壮举。可以说如今的长安汽车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相互信赖、共同进步的伙伴关系。

这意味着长安汽车“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落地成果

事实上年长安汽车启动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至今已迭代到4.0版。三年来,长安汽车脚踏实地,创新变革,转型迈进发展新时代。坚决推进“北斗天枢计划”和“香格里拉计划”。在智能化及新能源领域,掌握了余项关键技术,48项为国内首发。投放智能网联汽车近万辆,领跑中国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研发了七合一电驱系统、七合一电控系统和智慧电池管家,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智能化领域,长安汽车掌握智能化三大领域余项技术,其中余项已经实现量产。IACC、APA5.0、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anf.com/cals/86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