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荣亲测L3级自动驾驶,长安汽车智能化

白癜风病因都有什么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40317/4355378.html
白癜风病因都有什么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40317/4355378.html
“整个过程太漫长了。”长安汽车智能化技术工程师对着镜头,长出了一口气。从年基本实现L3级自动驾驶技术以来,整个团队4年间不断重复量产前的车辆测试工作。经历了试验场内多个场景匹配测试、1万多种场景仿真测试、万公里实车测试,积累万公里测试里程之后,3月10日,朱华荣终于坐进UNI-T,开启了中国 L3级自动驾驶量产体验。在直播中,长安汽车总裁坐在副驾显得相当轻松,还对后座的女主持人打趣道:“你紧张,是因为你对自动驾驶心里没数。”从朱华荣的介绍里,我们大概可以窥见长安L3级自动驾驶的全貌:公司对系统算法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建立面向自动驾驶的软件开发流程(CA-SDS)(包含6个关键里程碑,多类研发文档)主要传感器:5个毫米波雷达、6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感知范围覆盖3个度车外环境感知,其中前方实现5重感知冗余, 探测距离大于米,测量精度可达10厘米, 可实时获取8公里范围内的道路信息 可支持的车速为40km/h而其全程强调的“脱脚、脱手、脱眼”,直观来看,对应的即是我们常说的ADAS系统中:ACC自适应巡航、AEB自动紧急制动、BSM盲点监测、DMS驾驶员检测系统、ISA智能车速控制。在L2级基本功之外,直播中还提到了几项相对“新鲜”的功能:拥堵到非拥堵的过渡:本车前方拥堵解除,前车车速高于40km/h后,系统保持对车辆的车速和转向控制,提醒驾驶员恢复对前方道路环境的监视,在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确认驾驶员双眼恢复监视后,保持在本车道内平顺行驶。安全过弯:接近弯道时,自动调节至安全过弯速度,保持安全行驶。驾驶员触发换道:本车车速高于50km/h时,驾驶员打转向灯后,系统监测换道可行性,控制车辆自动换道至打灯方向的相邻车道,换道过程中解放驾驶员双手、双脚,但不可脱眼,需保持对驾驶环境的监视。智慧推荐换道:本车车速高于50km/h时,检测到本车跟随前车长时间缓行(其实际车速小于设定车速),系统主动提醒换道至可用的目标车道,驾驶员确认后自动换道,换道过程中解放驾驶员双手、双脚,但不可脱眼需保持对驾驶环境的监视。从用户角度看,长安此次发布的L3级自动驾驶技术“表现平平”,除了优化部分体验细节与托管安全性之外,基本只是完成了特斯拉3年前发布的内容。就连朱总自己,也憋不住提了两个小建议——“预警方式可以改进一下,屏幕闪烁+‘滴滴滴’的预警音感觉作用不明显,可以考虑用上我们的‘小安’。”“量产车还是要考虑美观啊,车上这些数据采集装置到时候要隐藏起来。”就连这次直播活动,也有藏不住的槽点——摄像头全程对着车内人员,完全看不出技术细节和团队实力。就算被网友突然cu到,车内摄像机也只是短暂地对着反光的中控屏摇摇晃晃得拍了几秒。甚至还有一些“穿帮”镜头:体验车前方开着后备箱的领航车、左右两侧打着双闪的护卫车……可哪怕是这样一次表现不够完美的亮相,却足足磨掉了背后团队10年光景。

十年一刻

9年,长安汽车就开始立项研究L3级自动驾驶。“没有供应商能够提供成熟的解决方案。”参与研发工作的工程师说道:“即便到现在,市场上对L3的认知仍旧存在争议。我们要做的只能是把握用户需求,否则毫无意义。”于是,成员们花时间去解决方向盘抖动等一系列“隐形”问题,希望通过平顺的转向,带给用户最直观的安全感。直到今天,长安L3级自动驾驶系统交出了“小时接管一次”的成绩单。而这些,都被隐藏在量产发布前的一支短视频里。直播当天没有提到的还有很多:年,基于志翔平台开发了前碰撞预警、车道偏离报警等功能原型;年,基于逸动平台开发了自适应巡航控制、自动紧急制动等功能原型;年,基于CS35平台开发出具备自动泊车、高速自动驾驶、自动换道等功能的自动驾驶样车;年,长安汽车成为 实现0km无人驾驶长距离测试的车企;年,长安汽车实现L2级IACC集成式自适应巡航、APA4.0全自动泊车的国内量产首发;获得中美两地智能汽车上路测试牌照;55辆长安汽车创下全球首次“ 规模的自动驾驶车巡游”吉尼斯世界纪录;年,长安汽车实现APA5.0全自动遥控泊车系统行业首发量产,实现一键遥控,泊车无忧。截至目前,长安汽车已掌握余项智能化核心技术,70余项智能化功能在量产车型上搭载,其中21项以上为国内首发。如今我们终于可以说,这家车企完成了自己的承诺:年前,建成L3级自动驾驶智能开放平台。只等国家政策批准,长安L3级量产车就能在年内上市。直播现场,已经有一位“死忠粉”想要以25万元抱走当天这台试验车。

第三次创业

而这一系列成果的关键词只有一个:“北斗天枢计划”。在在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朱华荣阐释了长安未来汽车智能化的方向:向一个科技出行公司转变,并喊出:“年长安将不再生产非联网新车,实现%联网,%搭载驾驶辅助系统”的口号。届时,长安将实现全车功能OTA,技术专家可以对车辆进行远程诊断、升级,使车内软件故障自动修复和迭代,通过UBI技术(基于驾驶行为的保险),自动采集用户的驾驶行为数据,匹配出最经济的保险费用。自此,这家百年车企迈开了第三次创业的脚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长安开始施行“4+1”行动计划。按照官方说法,就是“开放技术创新平台,整合科技企业、互联网及供应商资源,全面打造北斗天枢联盟。”在智能驾驶生态领域,长安选择与博世、德尔福、英特尔、华为、百度、北斗星通、地平线等公司合作推进L3-L4级自动驾驶。后者将贡献出操作系统、人工智能、芯片、零配件、雷达探头、超视距探测、计算算法、车辆行驶地图、计算平台、计算算法等等方面的经验。在智能网联生态领域,则与中国联通、博泰、东软、中国移动、科大讯飞、高通、恩智浦、腾讯云、阿里巴巴、IBM、LG、伟世通合作,致力在车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共同打造面向行业的开放平台。在这些“外骨骼”的加持下,朱华荣每每谈及智能化,都显得格外自信:“预计到年,中国汽车市场智能网联新车占比达到50%,到年,将达到90%以上。”

下一步:L4

如果按照之前的计划,长安汽车下一步就是要在年前建成L4级自动驾驶智能开放平台。现在看来,计划可能要提前了。年,长安成了 个在国内实现半开放园区L4示范运营的车企,提供 一公里出行方案。据报道,园区内覆盖有5G网络,经过V2X改造的红绿灯等基础设施,可以向自动驾驶汽车发射信号。当时,长安组织过一波媒体试驾。公司拿出了一台改造后的长安逸动EV,装有6个激光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8个摄像头,造价超百万。整条路线途经9个站点,全程4.3公里,车内仍然坐着自动驾驶安全员。那时36氪有记者提出,在车辆转弯和掉头减速时能够听到“咯噔、咯噔”的声响,而工作人员给出的答复是:“声响来自于制动系统,量产级别的设备已经改进了这个问题。”当然,不光自己在研究院里闷头开发技术,长安还积极投身BAT阵营,一边加入百度Apollo计划,一边和阿里组建起了AI及车载应用的联合实验室,后来还和华为建立了联合创新中心。

“找人”和“找钱”

一脚踏上创业路,长安就逃不开“找人、找钱、找方向”的节奏。年,长安汽车智能化研究院美国中心在底特律成立。四年后,设立智能化技术部。目前已经具备自动驾驶的系统需求、传感融合、目标认知、路径规划、决策控制、仿真测试、人机交互等领域的设计和开发能力。在技术研发方面,长安已经形成美国中心负责先期技术开发、完成原型验证后交接给国内进行工程化开发的协同开发模式,以保证功能既具备技术先进性,又更能适应中国的驾驶环境。充分运用美国当地智能化人才优势,从系统工程方法论、顶层设计目标梳理、系统架构设计、关键算法开发、人机交互系统设计等方面显著提升了长安自动驾驶系统开发能力。为了确保行动计划高质量地进行,朱华荣认为,团队规模还要继续扩大。到年,他计划打造0人规模的开发团队,到年,将增加到人规模,重点布局智慧出行、人工智能、芯片、高精度地图、语音交互、全息技术等领域。也就是说,长安智能化团队将持续以“北斗天枢”战略为导向,肩负长安转型的重任。而当下长安面临的困难,和“ 次创业”时完全不同。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刘波在一次采访中回忆道:“80年代 的困难就是没技术、没钱。那个时候都是搞军用领域,确实是要技术没技术、要资金也没资金。从最开始进入汽车领域,我们总共花了3千万,没花国家一分钱。但长安还是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汽车这条道路。”而如今的智能化,被纳入“国家制造战略”,已经成为了制高点的争夺战。“美国制裁经济 ,就是在高科技上打压我们。传统的模式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长安要在智能汽车创新战略上颠覆。”很显然,再次出发创业的长安不一样了。资料显示,长安汽车仅在无人驾驶园区建设项目投资就已超43亿,—年已累计投入亿元。可从财报表现来看,公司年预计归属股东的净亏损则达到24亿元至29亿元,同比下滑.56%至.01%。即使在苦,不能苦研发,因为,这才是长安第三次创业崛起的关键所在。

●如果你的车,是麦当劳制造的

●“怼王”马一龙

●李书福成为英雄这一年

●车云榜

何小鹏要的智能汽车榜单,今天它来了!

车云网

没时间解释了,快长按左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anf.com/cacx/58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